附属嘉鱼学校

小学

详细内容

家校合作育人—— 是一场爱心、责任与智慧的远行

尊敬的各位家长,大家好!


我们原定在期中考试后召开家长会并开展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,因疫情防控要求,不能如期举行。现在学校公众号,向家长们汇报我们半学期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。

家校结合的目的是: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,坚持家校沟通与合作,让家长能够充分了解、配合、支持学校工作,并参与学校管理,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,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。

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:一个孩子的成长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!无数个孩子的成长就是:民族的希望!社会的希望!国家的希望!

教师和家长是孩子教育的合伙人!这是一场爱心、责任与智慧的远行!教育是社会的良心!教育就是爱和责任!

源于爱和责任,我们办学的核心理念是----- 学生为本●天下为公

学生是学校施行教育和教学的对象,学校的一切工作的立足点、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学生,为了学生的健康快乐和全面和谐发展,为了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。只有真心尊重学生人格,细心关爱学生生活,耐心引导学生学习,诚心诚意地理解和信任学生,随时随地地激励和警醒学生,全程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,让教育充满生命的活力,为学生绘就生命底色,养成生命习性,浸润生命品格,激发生命自觉,呵护生命成长,托举生命成功,才是教师应有的态度、立场和方法,才是教育应有的本质、意义和价值。所以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,时时以学生为中心,处处以学生为根本。

“天下为公”这四个字,是孙中山先生一生向往的政治理想和毕生追求的奋斗目标,其不懈奋斗的一生,更加砥砺和影响着武昌首义学院附属嘉鱼学校的学子坚毅进取、自强自信。这是一种文化、一种人韵传承。我们就是要挖掘首义文化底蕴,延续发扬首义精神,激励学生立志向上,以天下为己任,将来为国家强盛担责,为民族兴旺效力,生生不息,薪脉传承,永展华彩。

建校伊始,学校以“学生为本,天下为公”为核心,致力培育厚德博雅、弘毅笃行的人才,鼓励师生敢为人先,开拓创新,在人生的道路上弘毅笃行,勇攀高峰;引领师生砥砺前行、同心竞进,实现“创楚天一流民校,铸国内知名品牌”的宏伟愿景。

基于这个核心理念,我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:安全第一、德育为先、质量至上。


坚持安全第一——


01我们每周开展一次专题教育活动


2.webp.jpg

新冠病毒预防知识专题教育▲


4.webp.jpg

交通安全知识专题教育▲


6.webp.jpg

校园活动安全知识专题教育▲


7.webp.jpg

食品卫生安全知识专题教育▲


10.webp.jpg

开展了消防培训演练▲


11.webp.jpg

预防流感等传染病防疫安全知识专题教育▲

 

02校园环境安全保障


我们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;及时安装学生公寓防护网;每间寝室安装了新风制氧设备;洗漱间铺了防滑垫;老师们每天全程陪同学生就餐、就寝;加强了学生饮食安全管理。


坚持德育为先——



  在广大家长的理解、支持和配合下,孩子们的行为习惯、学习习惯和生活规律有了很大的改善。 


01 我们开展了洗手、洗脸、整理床铺的教育和评比活动,培养了同学们讲卫生、爱劳动的好习惯。

1.webp.jpg

2.webp.jpg


 02我们开展了“无声餐厅、“光盘行动的教育和评比活动,将餐厅文化纳入德育课程教学生拿子、取饭菜、用餐、放碗筷,吃饭不说话,不剩一粒饭、一片菜、一块肉、一滴汤,少取勤添。培养了学生文明就餐、节约粮食、尊重劳动的良好习惯。

3.webp.jpg

4.webp.jpg


03 路队管理是学校文明的窗口,“最美路队”展现了我们纪律严明、规范文明的班级形象和学生个人形象。

5.webp.jpg

6.webp.jpg



04我们成立了“武昌首义学院附属嘉鱼学校家长委员会”,建立了家校联络组织,完善了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教育体系。 

7.webp.jpg

8.webp.jpg


狠抓质量至上——


提升教学质量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,我们做到了在教学中,夯实基础、培养习惯、激发兴趣、发展特长。

01夯实基础

1.webp.jpg


开展了网格教学试验,扎实认真地上好每一个朝读、每一节课、每一个晚自习;严格细致地抓好每一篇课文、每一个章节(单元)的知识与能力的落实,注重知识积累,狠抓背诵过关;不懈怠一时,不马虎一处,不忽略一人。在教师的引导下,力求让学生的知识积少成多,能力积弱为强。


02培养习惯

2.webp.jpg

学校开展了“菜单式”教学研究活动,深化课程改革,努力打造高效课堂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,全面提升教学质量。


03激发兴趣

3.webp.jpg

老师们狠抓课堂学习习惯养成教育,培养学生入室即静,入座即学、认真听讲、细心观察、专心读书、积极思考、独立作业的习惯。


 04发展特长

4.webp.jpg

我们开设了舞蹈、合唱、葫芦丝、小主持人、绘画、武术、羽毛球、象棋等多元智能课,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,发展学生个性特长。

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和事。没有完美的孩子,没有完美的家长,也没有完美的学校和完美的教师。因此,家长、教师都要相互理解、配合、支持,形成教育合力。每一名家长都应该是家校共育的合伙人,都应该是同频共振、磁场相似、步调一致的合伙人。


在这里,我想给家长几点建议:


1、理性陪伴


理性陪伴,就是不拿自己的标准和想法苛求孩子,让孩子以现有能力水平和上升空间量力而行,在培养孩子技能的同时给他选择的权利,并让他学习为自己的选择负责。

有家长说孩子爱睡懒觉,早晨不叫就不起。要想纠正和改掉孩子这个毛病,直接告诉他:你是选择让妈妈叫你,然后准点到学校,还是选择自己起床,想几点到学校就几点到呢?如果孩子选择的是自然醒,那么就让他尝一尝迟到的滋味。因为老师不可能天天原谅你的迟到。我们有些家长恰恰滋长了孩子的这种习惯,周日返校总是以各种理由不能把孩子按时送到学校,第二天也姗姗来迟。

2、关注成长

许多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恨不得把他们培养成明星或学霸。实际上,这在小学阶段未免有点儿要求过高。要知道,揠苗助长、违背规律是要受惩罚的。专注于种子的生命成长,就意味着不要用一个统一且单一的“成功”标准衡量孩子,也无须以智育上短暂的优势而沾沾自喜,更不要听到别人家的孩子学会了什么就自己焦虑,而是要让德育、智育、体育、美育、劳育全方位浸入孩子的心灵。同时,要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享受成功的喜悦,体验失败的痛苦,这样才能加深孩子对世界的认识。“失败”这一课如果在小学错过了,那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。

3、鼓励阅读

6-12岁是儿童阅读能力发展的黄金期,在这个时间段,孩子们博览群书,会对未来发展大有益处。如果一个孩子没有读过好书,甚至没有读过超过10万字的大作或一些名著,而把大量时间都用在了玩游戏、上补习班,那么孩子的天赋和聪明就会被早早“饿死”。希望家长舍得给孩子多买课外书籍。

4、教会“三吃”

一要学会吃饭。光盘行动是我们的课程,教育孩子不挑食、不偏食、不吃独食。避免让孩子成为“豆芽菜”和“小胖墩”。二要学会吃苦。现在孩子普遍缺乏这一条,建议家长能经常与学校配合,搞一些野外生存体验这样的活动,让孩子们吃点苦头,对他们的未来成长没有坏处。三要学会吃亏。小学生在游戏中难免会有磕磕碰碰,甚至有一些意外事件发生。这个时候孩子会在吃亏后汲取教训,学会成长。

5、各司其责

不能模糊妈妈与老师的界限、家庭与学校的界限。老师不能在学校里做妈妈该做的事,妈妈在家里也不能总是给孩子当老师,因为二者的爱在本质上是不同的。有些家长甚至辞去工作,放弃自己的事业,甘心在家里给孩子当老师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画等号,二者各有各的功能。家庭教育重点应该是个性教育、情感教育、人文教育、习惯教育,而学校教育重点应该是规范教育、科学教育、同一教育。

6、榜样示范

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。家庭是“复印机”,孩子是“复印件”。希望家长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,管束自己的言行,在如何说话,如何做事,如何与人相处,如何面对困难,如何解决矛盾等各个方面给孩子做示范和表率。亲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不理智的举动,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。

7、心存敬畏

人类社会有着各类运行规则,家有家规、校有校纪、国有国法,学校亦有严格有序的规章制度。任何人都要心存敬畏,遵守规则。家长需要配合学校教育引导孩子尊重师长、遵守规章制度,家长的一言一行,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。

8、相互理解

微信为家校联系提供了方便,家长能及时收到班级群里老师发布的学校各方面信息,可以随时与老师取得联系,了解孩子在校情况。我们每个孩子的情况有所不同,涉及孩子各方面具体情况时,请家长与老师私聊,以便更深入的沟通,及时解决问题。老师会在看到信息的第一时间与家长取得联系,如因恰逢正在上课或者组织活动,耽误了回复时间,还望家长谅解。

最后,希望我们的家长理解、支持、协助我们一起把学生培养好,让我们的孩子成长、成人、成才、成功!为了这个共同的目标,同心同德、齐心协力!



关注公众号

Copyright 2020 traveler  blogs  武昌首义学院附属嘉鱼学校版权所有 鄂ICP备20012280

seo seo